SDYU UED提醒您: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chrome,搜狗,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
学历课程
硕士中文授课专业课程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0 17:20        点击数:

国际中文教育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专业名称

国际中文教育

专业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本专业以课程学习和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培养来华留学生对于汉语的深度领悟和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培养汉语语言运用的基本素质,又注重汉语国际教育及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充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训练,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文化交流实践以及基础教育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汉语语音、词汇教学;汉语语法、虚词教学;汉字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研究;汉外语言对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课堂观察与实践;中国文化史与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中国概况;中华才艺;中国文学史专题;古典诗词赏析;汉语史;论文写作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泛,主要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教学、国内外中小学教学、以及在政府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yierxu@163.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要求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核心课程

主修课程包括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数值分析、材料表面与界面、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半导体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固体物理、专业英语等。

就业前景

学院将研究生培养与深圳市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密切结合,在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市高分子材料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围绕深圳新能源材料、半导体与信息材料、光电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四大产业,指导研究生在功能材料领域系统学习和科学研究,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很强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次材料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且具有很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到深圳新材料及其相关行业的广泛欢迎。毕业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近年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包括华为、平安、迈瑞、飞亚达等大型企业,就业专业相关度高,待遇好。

咨询方式

Email: zhao_yang@szu.edu.cn             



材料工程Materials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材料工程

专业简介

本学科面向社会需求和材料工程领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工程技术发展与创新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熟悉行业规范,具有独立担负材料领域工程规范、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听说和写作能力,具有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

主修课程包括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数值分析、工程伦理、材料表面与界面、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半导体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高分子材料制备、专业英语等。

就业前景

学院将研究生培养与深圳市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密切结合,在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市高分子材料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围绕深圳新能源材料、半导体与信息材料、光电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四大产业,指导研究生在功能材料领域系统学习和科学研究,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很强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次材料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且具有很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到深圳新材料及其相关行业的广泛欢迎。毕业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近年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包括华为、平安、迈瑞、飞亚达等大型企业,就业相关度高,待遇好。

咨询方式

 Email: zhao_yang@szu.edu.cn                  



新闻与传播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专业名称

    新闻与传播

专业简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面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较高研究素养和全面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其培养原则是既要在实践应用的技能培养上多于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生教育,又要在理论知识上高于职业类教育。其教育理念是在坚持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教育先进经验,不断与新技术与新媒体变迁相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建立健全适应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其基本目标是要优化新闻传播队伍结构,提升在职新闻从业人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适应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及行业变革的趋势,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培养体系。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MJC)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和应用。分为四个培养方向:

 1、健康传播:主要研究大众健康传播的规律,包括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健康传播、医患沟通的研究,社会、文化和政策因素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健康传播过程中的危机,以及一些切合中国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传播议题(如防治艾滋病等)的研究,培养具备传播学和公共卫生健康知识、适合于在公共政策、公共卫生、文明宣传和教育等部门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数字营销传播:主要研究数字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广告和创意设计、数字媒介资源开发和网络广告公关运营管理,面向企业和市场,培养有效融合数字技术、能进行市场数据分析和创意表达的新一代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人才。

3、融合媒体新闻:主要研究融合新闻内容生产的体制机制、新型新闻采写编评、数据新闻、数字新闻平台内容管理、新闻产品创意设计、跨平台新闻舆论引导,以及体现特区创新特点的科技传播,培养融合媒体新闻记者、编辑和运营管理人才。

4、视听传播:主要研究视听媒体产品内容的构思、策划、创作、制作、市场运营、视听文化评论等。聚焦影视、广播、摄影、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电子游戏等类型文化产品和节目的创意策划、内容创作和制作生产、产品测试、发行出版及版权保护等,培养适合于数字化时代的从事内容创作和运营管理的创意型人才。

核心课程

    《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研究》、《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基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数字新闻实务》、《创意沟通与表现》、《视听项目策划与传播》。

就业前景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的服务领域,主要面向媒体行业,培养既具有采、写(制作)、编、评能力,同时又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融合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面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以及其他政府宣传部门,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全面知识结构与国际化视野的行业管理人才与政策支撑人才;面向各类企业组织的宣传、广告、营销、公关、咨询等业务,培养具有创新创意思维、深度分析能力、策划咨询能力、整合传播能力、市场运营能力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与市场研究人才;面向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培养具有新媒体开发利用能力,并且在新媒体内容制作与运营方面具有一定前瞻视野、思维敏捷、勇于开拓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咨询方式

 Email:   张雅星老师  273730302@qq.com             



信息与通信工程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授予深圳大学的首批硕士点之一。 本专业所在学科1997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学科,2015年获批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和深圳市经济建设需要,在承担的国家重要科研任务,以及深圳科技研发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本专业设立了5个培养方向:数字创意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信息编码理论与应用。


核心课程

现代数字通信、信息论、统计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矩阵理论与方法、最优化理论与应用、随机过程等专业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显著,包括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在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获奖等。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深圳市高新企业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就业率100%,部分就职企业包括腾讯、中兴通讯、百度、金碟软件、国民技术等知名企业。

咨询方式

 Email:      wangcy@szu.edu.cn             



电子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名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是牛憨笨院士于 2002 年和 2004 年建立的物理电子学和电路与系统硕士点。2010 年成功申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本学科覆盖三个目录内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本学位授权点以建设广东省内一流、国内较有影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位点为建设目标。瞄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与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在毫米波/太赫兹电子器件、电磁场与电磁波、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本学科旨在于培养具有学科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科研项目研发能力,能独立承担和完成本学科的工程技术项目研究开发工作的人才。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 33 名,教授 11 名、副教授 10 名。97%的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4%专职教师具有海外经历,教师中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级专家1人。

方向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高性能数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脑机交互芯片)研究与设计,智能图像传感芯片设计,集成电路硬件安全芯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芯片与真随机数发生器芯片)设计,数字信号算法设计及相应的VLSI实现,CMOS MEMS技术及集成传感芯片设计。

(2)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可靠性

主要研究内容: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及EDA可靠性设计,先进半导体器件、薄膜晶体管器件制备与应用,半导体光电器件、半导体器件传感器应用。

(3)半导体封装材料和封装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内容: 集成电路(IC)传统封装材料和先进封装材料,封装工艺、设备和封装技术,可靠性和失效分析以及封装元器件的模拟仿真等。

方向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电磁理论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电子与光子器件、光波导的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微波电路与器件

主要研究内容:微波射频电路理论、设计、研制和应用,微波、毫米波、太赫兹波真空电子器件,微电子以及无源/有源器件的理论、设计、研制和应用。

(3)电磁波与天线

主要研究内容:电磁波的形成与传播的理论、设计和应用,微波、毫米波、太赫兹天线理论、设计、研制及应用。

方向三、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以光电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是由光学、激光、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近年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以激光技术为代表的重要现代科学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核心课程

高等电磁理论、计算电磁学、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射频电路设计、高级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现代微波技术等专业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将科学、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培养效果斐然。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毕业后去向集中在微电子、电子行业及光电子行业。部分毕业生就职于华为、中兴、深信服等领域内知名企业。

咨询方式

 Email:      wangcy@szu.edu.cn             



集成电路工程Integrated Circuit Engineeringy

专业名称

集成电路工程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FPGA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1994年底成立了国内第二家大学EDA技术中心。1998年,在电路与系统学位点(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开展集成电路方向高层次人才培养。2006年,获得国家首批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同年开始在职研究生培养,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结合国家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着重研究集成电路工程及应用领域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技术,形成了以下三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培养方向:VLSI设计技术、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射频及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

(1)VLSI设计技术

主要研究:①基于多元信息感知高效能低功耗人工智能处理芯片设计;②功率芯片及电磁完整性研究;③新型半导体传感器集成化设计;④新一代通信智能芯片设计;⑤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以及相应的VLSI实现;⑥ 硬件安全芯片设计。侧重培养掌握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基本原理、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熟悉电路、信号处理、通信、计算机等相关系统知识,具备从事数字、模拟集成电路的研究、设计、开发及应用的基本技术及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

(2)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应用

  主要研究:①传感器阵列人工智能算法处理;②CMOS MEMS 传感器集成;③智能可穿戴传感器与集成。侧重培养掌握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的系统知识、模型算法、芯片结构、各层次电路直至器件的设计,具有软硬件设计能力以及快速的整合验证能力,能进行嵌入式系统、可编程器件、DSP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SOC与嵌入式开发方向的人才。

(3)射频及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

  主要研究:①射频前端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及应用;②毫米波前端集成电路和先进封装技术研究及应用;③毫米波传感器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和应用。侧重培养掌握射频系统知识、集成电路工艺、射频与毫米波集成电路、封装、EDA工具、测试等知识;具有射频与毫米波前端、传感器等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射频与毫米波各种关键电路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各种电路和系统的测试方案的研究和设计。


核心课程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技术基础、VLSI设计导论、矩阵理论与方法、随机过程等专业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近5年,硕士毕业生共70人,就业率100%。毕业去向主要为签约就业(94.3%)、国内升学(4.3%)、出国/出境留学(1.4%)。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民营企业(66.7%)、国有企业(22.7%)、外资企业(6.1%)、高等学校(3.0%)等。其中,中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占68.2%,世界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占30.3%。毕业生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深受华为海思、中兴通讯、ADI公司、百度国际科技等主流集成电路企业欢迎。

咨询方式

 Email:      wangcy@szu.edu.cn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于2005年获批成立,并于2006年春季开始招收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领域建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腾讯、阿里等公司开展有专项合作研究,与华为、中兴等合作并取得显著的产业化效益,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本学位点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培养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通信网设计与管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学位点结合国家信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着重研究通信工程及其应用领域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技术,已形成以下2个特色优势培养方向:

(1)无线通信理论与系统设计

本方向主要研究:①无线通信系统PHY/MAC设计、②宽带通信系统前端设计、③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

(2)信息编码技术与应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①物理层网络编码、②光编码、③视频传输编码、④信息安全编码与计算。

核心课程

矩阵理论与方法、随机过程、数据分析项目设计与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及产业化合作,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近三年发表论文145篇,申请专利122项件,出版专著1部。近三年获创新创业类奖项共12项,获行业竞赛类奖项共20项。近三年共有毕业生262名,其中8人分别到国内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入职人数最多的5家公司分别是中兴通信、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中信银行、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80%毕业生留深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wangcy@szu.edu.cn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New Genera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专业名称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于2005年获批成立,并于2006年春季开始招收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计划于2022年开始招生。本领域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行业导师30人,建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腾讯、阿里等公司开展专项合作研究,与华为、中兴等合作并取得显著的产业化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培养能够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及应用、数字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安全、DSP与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学位点结合国家信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着重研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技术,已形成以下2个特色优势培养方向:

(1)多媒体信息处理及应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①多媒体信息隐藏与取证、②图像音视频处理与分析、③计算机视觉信息技术、④机器学习与数据驱动信号处理。

(2)数字信息采集与处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①智能感知与定位、②多传感器阵列与多维信号处理、③自动目标识别。


核心课程

矩阵理论与方法、随机过程、数据分析项目设计与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及产业化合作,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近三年发表论文145篇,申请专利122项件,出版专著1部。近三年获创新创业类奖项共12项,获行业竞赛类奖项共20项。近三年共有毕业生262名,其中8人分别到国内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入职人数最多的5家公司分别是中兴通信、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中信银行、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80%毕业生留深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wangcy@szu.edu.cn



法学Science of Law

专业名称


法学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前身法律系始建于1983年,与深圳大学同步创办,是国内较早设立的法学类院系之一。著名法学家高铭暄、李泽沛、董立坤曾担任院系领导。1983年创办法学本科专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法律系改建为法学院。1998年6月,获得国际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深圳唯一的全日制大学法学院,现有法学和社会学两个本科专业,获得法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本科生和各类研究生近2000余人。三十九年来,为深圳和国家输送了近w万名法律等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

国际法、经济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金融法、航空法、环境法等。

就业前景

  展望大湾区和深圳试点示范区建设的前景,法学院坚持道德教育,注重人才素质培养。法学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发挥法律特色,服务地方法治理论研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法治营商环境,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金融业发展,积极为深圳试点示范区建设贡献国际法、经济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金融法、航空法、环境法等领域的研究。


咨询方式

 Email:xufang@szu.edu.cn             



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一)品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意识。

(二)知识结构与基本能力

学术学位硕士生(以下简称学硕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本学科具体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专业方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能力以及管理实践能力的管理类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管理实践、高水平的专题研究,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经济和管理理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及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专业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具有继续学习和提高的基础和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撰写外文论文摘要的能力。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等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2、培养方向

1.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该方向采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计算为工具,从数据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大数据服务工程等方向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实现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管理与决策。

2.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该方向着重研究企业的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和分析、知识管理、和电子商务系统,其目标是利用现代数据和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3.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该方向主要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其目标是运用系统工程理念,运筹学分析方法,决策理论以及计算机仿真工具等来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问题。

4.金融科技与商务分析: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研究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以及企业运作中的财务、运营、战略、创新、人力和营销决策中的科学问题。本方向由南特商学院培养。

5.创业服务工程:面向新兴科技创业,运用系统化、工程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基于科研的创新能力,同时掌握初创企业项目管理、商业模式策化等与创业服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以实现高层次双创拔尖人才的培养。本方向2020级只招收留学生。

核心课程

专业英语(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方法、高级经济学、高阶运筹学、论文写作指导、高级数理统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治理

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外大中型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等从事决策咨询、商务运作及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2416906794@qq.com   



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专业简介

一、学科简介

2001 年设立企业管理二级硕士点,2010 年升级为工商管理一级硕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点涵盖“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三个专业都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商管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市场营销”通过广东省“质量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具体而言,本学科点开设 “战略与创新创业管理”、“消费者行为与品牌营销创新”、“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以及“大数据创新与投融资管理”等5个研究方向。学科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 名,硕士生导师37 名,教授13 名,导师97.7%具有博士学位,31 位具有境外经历。已培养学术型硕士生500 余名。在2023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本学科获评A-级。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围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实干型管理精英”的学院使命,坚持“厚基础、重素质、强实践、能创新”培养模式和问题导向,致力于培养工商管理研究型、职业型、创业型三类人才,使其熟练掌握前沿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管理现实问题

 (一)品德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意识。

 (二)知识结构与基本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生(以下简称“学硕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本学科具体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能熟练应用现代管理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解决管理现实问题,可胜任一定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各类工商企业的管理实务工作。


三、培养方向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设五个研究方向:

1.战略与创新创业管理:运用现代管理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重点研究企业制度资本、小微企业成长障碍、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战略联盟、企业创新伦理行为等前沿问题。

2.消费者行为与品牌营销创新: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根基,聚焦于品牌管理、数字营销等营销前沿领域,专注于品牌社群、品牌关系、数字化媒体传播、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神经营销等营销特色问题研究。

3.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前沿趋势和现实热点问题。研究领域聚焦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雇佣关系管理、员工创新创业管理、领导力开发、组织伦理等方面。

4.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立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围绕企业运营中效率、质量、成本、融资等核心问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数据、模型和决策分析方法探究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并为优化决策提出科学依据。

 5.大数据创新与投融资管理:运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数理经济、产业经济、技术创新学、大数据与数据挖掘等理论方法,对投融资中的效用、定价及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四、学制与最长学习年限

本学科留学生硕士学制3年,所有学硕生最长学习年限为学制加2年。

 达到本学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硕生,经导师同意后,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但其在学年限不得低于2年。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学院(部、研究院)、学位点应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中期综合考核、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等关键环节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并起到监控的作用。

课程类别学分及门数要求

总学分:33; 公共必修:(最低学分6 ,最少门数2); 专业必修:(最低学分13 ,最少门数6); 专业选修:(最低学分12 ,最少门数6); 必修环节:(最低学分2 ,最少门数6)


核心课程

专业英语(工商管理)、高级数理统计、管理研究方法论、论文写作指导、高级经济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治理


就业前景

1、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

2、以大中型工商企业为主的内资企业

3、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

4、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5、在国内外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咨询方式

 Email:    2416906794@qq.com



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

专业名称

公共管理

专业简介

一、学科简介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规律的一门学科。本学科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既研究抽象理论, 也研究具体问题, 并努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一)品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意识。

 (二)知识结构与基本能力

 学术学位硕士生(以下简称学硕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本学科具体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质和行政管理专业素质,系统掌握行政管理、政治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具有政府管理与创新、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与城市治理、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研究能力,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三、培养方向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设三个研究方向:

 1.行政管理:本方向发展较早,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深圳行政改革创新、政府能力建设、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等研究为重点,探索行政管理和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经验。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战略,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学科权威期刊,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大量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为社会发展输出了大量的人才。

 2.公共政策:本方向具有极强知识集成性,集中关注政策学科发展、中国政策思想、政策理论、政策价值、政策过程、政策评估、区域性和地方性战略等前沿问题。方向优势明显,持续有高质量中英文学术论文发表,承担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培养基础理论与专业素质扎实的学生,为地方政府政策咨询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3.非营利组织与城市治理:本方向独具特色,聚焦于公益慈善与非营利组织、残障政策、社会创业等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关注中国乃至全球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积极为深圳“双区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库力量。本方向已经形成为较为稳定的科研团队并有多个国家级课题作为支撑,在全国具有很强影响力。

核心课程

专业英语(公共管理)、政治学理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论文写作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治理


就业前景

公务员、入职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部门就业、在政府机构工作、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协会、基金会、工会等)工作、相关的咨询公司、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


咨询方式

 Email:  xiaoyan@szu.edu.cn  



化学Chemistry

专业名称

化学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方向:

(1)有机合成化学

主要包括:绿色的催化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有机药物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基于主族元素的非金属碳氢键活化;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应用生物化学

主要包括:通过设计合成有机/无机药物以及功能纳米制剂,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生物分子探针、农药开发等领域。同时采用光谱学、化学动力学、模拟计算等手段研究化学分子与生命大分子相互作用。

(3)功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主要包括:功能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高分子功能表界面设计与性能调控;高性能纤维的功能化及工程化;高分子材料基因技术研究;高性能韧性凝胶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等方向。

(4)新能源材料化学:

主要包括:锂/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以及液流电池等新型能源关键材料研发及储能机理研究,以实现高效清洁电能源的制备转化和储存为目的,采用先进纳米材料制备工艺如分子组装纳米阵列的构建、静电纺丝技术,重点解决高效新型催化剂和电解质研制及其工业放大等问题。

(5)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

主要包括: 新兴污染物的环境形态分析及毒理学研究;高关注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形成、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的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污染控制的化学、生物学机制和工艺技术中的基础性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问题。

(6)食品化学

    主要包括:通过化学、物理和材料工程等的手段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作用、安全特性以及各种食品组分在生产、加工和保藏期间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属性的影响。

核心课程

专业外语,化学软件及应用(含上机),量子化学,论文写作指导,高等仪器分析,超分子化学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去向主要为:升学深造、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其中升学深造去向有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境内高校,还有香港理工大学、雷恩第一大学、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等境外高校;政府事业单位去向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南山区荔湾小学、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咨询方式

 Email: guokai100@szu.edu.cn



化学工程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掌握材料与化工专业的坚实的理论的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能力。

培养方向:

1、高分子化学工程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的功能化及工程化,化学功能涂层及工艺,高分子凝胶材料的修饰及功能化应用,表面结构的应用研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着重在珠三角范围开展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转移、技术服务、联合技术攻关等。研究生通过学校和企业导师联合立题,工业实际结合,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技术部门解决技术难点和工艺规范,以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艺规范制定与设计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2、能源化学工程方向依托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平台,研究领域主要有锂(钠)电材料合成、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化学净化技术等。本方向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实力雄厚,与多家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其不仅能够全面学习课程知识,而且还能够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并重,成为在能源化工及其相关行业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3、环境化学工程方向研究内容主要通过物化、生物等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环境三废处理处置和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环境化学相关的污染物环境分析技术研发、环境化学行为及毒理研究、污染控制化学及技术研发、生态修复技术原理及应用等。本环境化学工程专业关注环境前沿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理论研究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为支持,工程实践直接以深圳市及珠三角的环境企事业需求为支撑,师资力量雄厚、软硬件环境完备。

4、生物化学工程方向特色在于设计、合成化学小分子以及功能纳米材料,用于各种疾病等诊断与治疗、生物分子探针开发等领域。同时致力于新型食品胶体的制备及工艺,功能性营养素纳米载体抗氧化和抑制肥胖活性和新型抗氧化剂的绿色合成和应用,食源性危害因子的高效快速分析和检测,以及工业酶制剂的高效表达和应用等食品科学相关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与深圳及珠三角的食品企业、相关药企等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培养场地在学校实验室及企业研究中心。

5、精细化工:主要在纳米生物材料及人工角膜,纳米正极高比容量锂空气电池,纳米隔热与复合功能涂层、透明荧光陶瓷材料与性能进行研究。

核心课程

专业英语,工程数学,高等物理化学,工程伦理,论文写作指导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去向主要为:升学深造、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其中升学深造去向有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境内高校,还有香港理工大学、雷恩第一大学、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等境外高校;政府事业单位去向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南山区荔湾小学、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咨询方式

 Email: guokai100@szu.edu.cn



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080200 机械工程

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顺利完成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并具备使用相应外语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时,硕士研究生的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五级水平;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多个国家的实际环境中运用和发展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具有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培养特色

本学科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特区需求与科技发展为导向,突出机械工程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构建并实现了“理论教学、实验指导、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四环节有机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与区域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产学研”教育特色;通过多种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视野开阔、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高质量人才。

本学科在长期服务特区优势产业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装备设计技术、微机电系统、机器人与人机交互等四个稳定的特色培养方向,培养方向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三、专业亮点

机械工程是深圳大学重点发展学科,获得市政府财政及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的重点支持。

目前承担机械工程教学的专任教师有56人,其中特聘教授4人,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历55人。超过半数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经历,在教学资质、专业水平、外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等方面可保障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工作。

机械工程学位点现有广东省微纳光机电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模具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高性能特种制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平台、以及深圳大学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增材制造研究所和人因工程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支持学科发展。

5年,本学科所获科研经费总计1.18亿元,其中纵向经费1.11亿元(国家级项目71项);发表论文440篇;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等多项科技奖项。


核心课程

《中国概况》、《自然辩证法概论》、《基础汉语》、《高等工程数学》、《现代设计理论》、《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论文写作指导》、《专业英语》、《工业设计概论》、《微细加工技术》、《振动理论及控制》、《机电控制系统》、《纳米表面科学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人机交互理论与应用》、《材料成形原理》、《纳米摩擦学》、《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机械系统动力学》、《纳米传感器技术》

就业前景

  毕业研究生具备较好的竞争力,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5个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迈瑞医疗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深圳)有限公司。

咨询方式

Email:  wangbei@szu.edu.cn



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为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专门技术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与交流能力。

4)毕业时,硕士研究生的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五级水平。


二、培养特色

通过基于国家项目的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基于交叉领域项目研究的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基于高科技企业工程应用项目的具有应用型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多样化的特色;另一特色是高科技企业实习项目多,鼓励研究生实习,有利于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本学科目前有5个特色培养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与物联网控制”方向;

2)“智能检测技术”方向;

3)“电力电子及智能电网控制”方向;

4)“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模式识别”方向;

5)“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网络化集群控制及数据挖掘”方向。

三、专业亮点

本学科点导师队伍由28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助理教授8人,博士讲师5人,绝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的导师队伍。

本学科点是国家级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依托深圳电磁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部分)、深圳大学智能电网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拥有丰富图书资料以及学术数据库,便捷校园网及WiFi满足资讯需要。与中集集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达实智能、众为兴、雷赛、固高、深圳神视检验工程公司、深圳圣月科技公司、大族集团、大疆等50多家深圳高科技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兰开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核心课程

《中国概况》、《基础汉语》、《自然辩证法概论》、《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系统工程》、高等工程数学》、《论文写作指导》、《专业英语》、《DSP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仿真与CAD》、《机器人控制技术》、《模式识别》、《现代控制网络》、《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虚拟仪器技术》、《高级软件工程》、《现代运动控制技术》、《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电气系统综合自动化》、《决策论及其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电动汽车》、《实时计算》、《智能运动系统》、《科研方法及发表技巧》


就业前景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可在国内外自动化机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网、石化、铁路、医疗器械等行业高科技公司、研究院所或教育机构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或经营管理等工作。代表性就业单位如:中集集团、大族集团、深圳市地铁集团、深圳迈瑞、汇川技术、艾默生网络能源、华为、腾讯、比亚迪、南方电网、西门子、施耐德、大疆、三星,等等。


咨询方式

 Email:wangbei@szu.edu.cn



计算机技术 Computer Technology

专业名称

计算机技术

专业简介

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如下:

(1) 师资队伍:现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加拿大院士、1名俄罗斯外籍院士、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领军人才、3名国家级专家、3名国家优青、4名国家级青年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ACM Fellow、2名IEEE Fellow、以及2名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2) 学科平台: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验收优秀),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含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包括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在内的10个省级科研平台和4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3) 科学研究:近5年,发表计算机顶刊顶会论文400+篇;获批科研项目590项,到账经费3.38亿,包括国家重点类项目20项;荣获科技奖励23项,包括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4) 人才培养:近5年,获得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5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批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在校生发表了300+篇计算机顶刊顶会论文,获得31项研究生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

(5) 国际影响:在软科、USNews、泰晤士、QS的最新排名分别为国内第18、27、11、30位;截至2023年5月,计算机科学ESI排名全球前0.63‰,国内第17位,全球第47位。



核心课程

算法设计与分析、机器学习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就业前景广泛。尤其是在号称“世界创客之都”的深圳,不仅腾讯、华为等世界级IT企业众多,而且创业氛围浓厚,为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毕业后可从事各类企事业单位计算机软硬系统应用开发和运行管理,以及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


咨询方式

 Email:zonghailin@szu.edu.cn    



教育学Education

专业名称


教育学

专业简介

本学科秉持“国际视野、中西结合”理念,培养具有坚定思想政治信念、浓厚教育情怀、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基础、过硬专业本领,能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专业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教育学专业现有六个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

1.教育学原理

培养适应当代教育研究与改革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先进教育技术解决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能胜任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与学生指导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原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2.课程与教学论

培养适应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关注并理解学习科学和教育技术前沿动态;具有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变革的引领能力;为地方教育行政决策部门、中小学及企业课程教学研发与实施提供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科学与敎学设计。


3.高等教育学

培养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政策,具有健全人格、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各类高等院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科研、教学、培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


4.学前教育学

培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教育科研及课程开发能力,可胜任学前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资培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法。


5.教育技术学

培养具有教育信息化国际视野及敏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创新意识,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研究方法,具备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实践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教育技术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大中小学校与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专任教师及培训、设计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6.教师教育

培养适应当代教师教育研究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教师教育理论,丰富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和一定的教育政策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多方面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胜任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政策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核心课程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原理专题研究、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课程论专题研究、教学论专题研究、现代学习理论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学、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幼儿园课程研究、教育技术研究进展、数字化学习中的新媒体与新技术、信息化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原理、教师发展、国际教师教育比较研究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业方向:珠江三角洲及深圳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政府公务员,各类教育机构等,近年就业率达100%。


咨询方式

Email: 彭老师 5892314@qq.com                 



小学教育 Primary Education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勇于教学改革的探索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适应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

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有充裕的现代化教室、便捷校园网及WIFI、丰富的图书馆藏资源,建有教育硕士研习基地8个,包括南山教科研中心、南山实验学校、华侨城小学等。形成了教育情感养成、教学经验反思、课堂教学改进、综合素养提升四位一体的培养特色。


核心课程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业方向:珠江三角洲及深圳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政府公务员,各类教育机构等,近年就业率达100%。


咨询方式

Email: 江老师 993265731@qq.com

        



数学Mathematics

专业名称

数学

专业简介

我校数学学科于2011年6月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73人,其中正教授14人,特聘教授4人,副教授24人,博士55人。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师是一支思维活跃,工作勤奋的队伍。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90多篇,其中SCI收录18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含天元基金),主持省部级项目23项;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广东省已进入中等发展行列。

数学学科的建设目标:打算在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期间,继续勤奋努力,多出高质量成果,同时做好梯队建设,特别是做好领军人物的培养、引进工作。力争经过3年的建设,使我校数学学科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列50名左右。

核心课程

代数与拓扑、泛函分析、矩阵理论、偏微分方程概论、凸分析与优化、图像处理与分析等

就业前景

具有较强的数学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在现代数学专业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咨询方式

 Email: tlf@szu.edu.cn



统计学(理学)Statistics

专业名称


统计学

专业简介

本学科主要为企业、政府和学术领域培养统计专业人才。具体包括:(1)掌握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能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2)授予学位的学生应有很好的概率论、数理统计和数据分析基础;能熟练地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3)恪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在某个统计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成果,较为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核心课程

高等概率论、高等数理统计、高等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应用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机器学习,生存分析、因果推断、生物统计学方法、金融数学基础、期权期货及衍生产品、统计计算与模拟、精算数学等。

就业前景

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从事统计应用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tlf@szu.edu.cn



应用统计Applied Statistics

专业名称

应用统计

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位类别为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分下面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金融统计。本专业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系统分析、金融计量模型、金融数据挖掘。主要特色是主要特色是交叉、融合统计学、经济计量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学科领域知识,运用经济计量及统计方法围绕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展开研究。

2.应用统计和大数据。本专业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统计,医学统计、复杂网络等。主要特色是应用新型的统计学方法和大数据技术,对医学健康、医学影像、社交网络等领域的各种不同类型大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核心课程

统计学习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应用随机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SAS编程、统计计算。

就业前景

具有独立从事应用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政府、经济、金融、教育等部门及其他大中型企业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tlf@szu.edu.cn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

2004年深圳大学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优势重点学科。2022年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51(前30%)。利用地缘优势,本学科与境外特别是香港学术界保持着紧密联系,已成功举办15届深港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提升发展前景,并提供海外学术交流、学习和深造机会。学院配有研究生专用研讨室、BIM实验室、便捷校园网、齐全的专业软件等。
   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工程管理素质、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研、教学及重要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的能力。


核心课程

  高等运筹学、统计与预测、工程管理前沿、城市房地产经济与政策、管理研究方法、管理系统工程、房地产开发与市场研究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遵循“立足深圳、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方针,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行业实践和学术研究需要,注重国际化视角,系统教授学生在工程管理、房地产、工程管理信息化等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本学科毕业生就业方向较宽,一般去往大中型房地产公司、政府部门、大型咨询公司、国内外大学进行科研或执教、在国内外名牌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包括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事业单位)、同济大学(升学读博)、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升学读博)等。本专业有杰出校友邓学勤(1989年毕业,现任正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奕标(1993年毕业,现任海岸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等

咨询方式

 Email: 2286917563@qq.com          



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交通运输

专业简介

086100交通运输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建设的人才及技术需求,培育面向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着眼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综合交通领域的创新与深度融合应用,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管理、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物流、轨道交通、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管理等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成为具备开阔视野、进取精神,较强创新及职业技能的“智慧交通+”新型复合人才。2022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32名。

培养特色

  搭建多学科集群的交通运输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平台,开设“城市智慧交通校企协同实验班”、“滨海韧性城市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物流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依托学校一流教学实验条件和研究平台,与智慧交通行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强调基于工程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塑造,实施以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既掌握交通专业技能,又具备拓展行业前沿的持续学习能力,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智慧交通行业中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核心课程

交通工程学,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交通流理论与控制,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交通规划理论,交通设计,运筹学,工程伦理,智能交通系统,货运交通规划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企事业单位、交通规划设计院、交通设备研发生产企业等。从事交通组织、指挥、决策、维护、保障、管理工作,以及交通规划、工程设计、控制系统研发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也可继续出国深造。

咨询方式

 Email: 2286917563@qq.com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

专业简介

081400土木工程(一级学科)

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破解土木工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优化学科梯队、创新教育体制、完善共享平台;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2022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第76-100,2022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12。

培养目标

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掌握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深刻的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培养特色

基于深圳以及广东滨海环境特点,围绕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的核心问题,培养专业理论扎实上手快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大力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及发展方向。

,上手快的高素质综合性复合人才;大力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及发展方向。

核心课程

  高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试验理论与方法、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微观结构、性能和材料、高等工程数学、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等结构分析、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高等隧道工程、大跨空间结构、工程CAE及仿真技术、有限元方法、桥梁施工与监测、结构加固技术、结构动力学、结构程序设计、高层及超限结构分析、高等钢结构理论、科研方法与实践、结构抗风抗震、知识产权与信息检索、结构使用寿命与可持续发展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接近100%,就业方向主要涉及施工、咨询、建筑设计企业和事业单位等。

咨询方式

 Email: 2286917563@qq.com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

专业简介

085901 土木工程

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破解土木工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优化学科梯队、创新教育体制、完善共享平台;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2022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第76-100,2022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12。

培养目标

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掌握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深刻的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培养特色

基于深圳以及广东滨海环境特点,围绕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的核心问题,培养专业理论扎实上手快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大力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及发展方向。


核心课程

  高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试验理论与方法、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微观结构、性能和材料、高等工程数学、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等结构分析、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高等隧道工程、大跨空间结构、工程CAE及仿真技术、有限元方法、桥梁施工与监测、结构加固技术、结构动力学、结构程序设计、高层及超限结构分析、高等钢结构理论、科研方法与实践、结构抗风抗震、知识产权与信息检索、结构使用寿命与可持续发展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接近100%,就业方向主要涉及施工、咨询、建筑设计企业和事业单位等。


咨询方式

 Email: 2286917563@qq.com



艺术学理论Art Theory

专业名称

艺术学理论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11年设立,2012年首批硕士研究生入学,通过10年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本学科点拥有整合全校跨学科师资、联合校内外办学力量、凝聚中外学术资源的优势,主要依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形成了独特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平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获得了“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市文化产业研究、教学与培训基地”“广东省文化产业和新媒体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首批重点智库”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自主设置了“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参与申报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方向)获批,与暨南大学文学院、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目前,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学科评估中取得较好成绩,分别位居“2022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上海软科发布)全国第4名、广东省第1名;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名。本学科点还与腾讯集团、字节跳动、环球数码、深圳华侨城等企业建立了交流、培训等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25位业界精英为实践导师,教学资源丰富。


核心课程

主要核心课程有《艺术理论》《艺术管理》《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文化学》《艺术人类学》《艺术与文化创意》《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艺术传播》《艺术现场与文化实践》等。


就业前景

依托深圳文化产业实践,培养艺术与文化管理、传承、创新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实践操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修养,熟悉国内外文化政策与法律,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职业触觉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文化艺术企业或行业组织,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管理、策划、营销、投资和研究等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67698037@qq.com



专业名称

艺术学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运用外语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艺术教学或艺术产业实操、文化产业管理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实事求是、严谨务实。

3.根据国家对学位获得者的基本要求,艺术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全面发展的艺术学术研究和宽泛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并能与时俱进,积极投入我国当代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操型研究生。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与科学创新能力。

4.依托深圳文化产业实践,培养艺术与文化管理、传承、创新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实践操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修养,熟悉国内外文化政策与法律,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职业触觉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文化艺术企业或行业组织,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管理、策划、营销、投资和研究等工作。

学科方向:

1.艺术理论

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基础理论、艺术文化创新。立足艺术理论研究前沿,关注全球艺术文化创新实践,以艺术理论为“体”、艺术文化创新为“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互检验相互促进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主要优势在于学科方向集中,学科带头人发表诸多艺术理论原创性成果,学术团队骨干成员成果丰硕,对艺术发展和艺术文化创新起到重要的理论引导和支撑作用。

2.艺术史

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史、传统艺术保护与活化。着重研究中国艺术史,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代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上具有特色,在客家文化艺术、岭南文化艺术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

3.艺术管理

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管理理论、新兴文化业态。立足于艺术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科技与文化创意赋能的艺术事业、艺术产业、艺术市场、艺术组织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方面特色鲜明。主要优势在于依托深圳发达的文化产业,突出艺术学、管理学、文化学的整合,形成具有系统性和前沿性的跨学科成果,有力支撑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和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

4.美术与书法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版画与数字图像应用、油画艺术语言与创作、中国画创作、书法理论与创作。本方向立足深圳经济特区,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坚持学科与专业并重,强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素质教育,实施创作、教学、科研紧密衔接与转化计划,实现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有效拓展。本方向积极培养基础美术与书法教育或高等美术与书法教育的工作者,艺术机构的美术与书法创作人才等,毕业后能成为美术与书法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师,并积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与书法建设事业。

5.音乐与舞蹈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与舞蹈,旨在对音乐、舞蹈艺术本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通过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对音乐、舞蹈艺术本体和艺术现象的研究方法。以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较高层面的艺术思维和知性理念,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的艺术研究能力。

6.戏剧与影视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戏剧影视表演研究、语言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戏剧戏曲学研究。立足“双区”戏剧影视发展建设,聚焦戏剧影视理论研究的重大攻关问题,努力构建戏剧影视文化产业链,培养适应新时代城市戏剧影视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戏剧影视人才。已形成晚清戏曲、民国话剧研究等戏剧戏曲特色研究;注重本土戏剧理论和戏剧疗愈等戏剧影视表演研究;在融媒体语言传播及语言文化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培养能适应新文科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戏剧影视人才。

教学资源:

深圳大学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1年设立,2012年首批硕士研究生入学,通过11年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本学科点拥有整合全校跨学科师资、联合校内外办学力量、凝聚中外学术资源的优势,主要依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形成了独特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平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深圳大学首个跨学院、多学科的文科高水平研究机构,获得了“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首批重点智库”“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文化产业和新媒体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深圳市文化产业研究、教学与培训基地”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自主设置了“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参与申报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方向)获批,与暨南大学文学院、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目前,深圳大学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学科评估中取得较好成绩,本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发布的2023年中国学科评级结果中,深圳大学艺术学(原艺术学理论)学科位居全国第5。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深圳大学艺术学(原艺术学理论)学科首次进入前10%,位居全国第4名。本学科点还与腾讯集团、字节跳动、环球数码、深圳华侨城等企业建立了交流、培训等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25位业界精英为实践导师,教学资源丰富。

(一)优势与特点

1.团队优势:我国文艺美学开创者胡经之先生是深圳大学艺术学理论的开拓者,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本学科点拥有一支在艺术理论、艺术管理学、艺术人类学、文化产业研究等跨学科领域具有丰富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队伍。其中,学科带头人李凤亮教授是第一届和第二届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评审专家,李新风教授是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周建新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和全国艺术科学专家。本学位点拥有一支高层次、国际化、年轻化、精干化、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队伍。此外,本学位点聘请25位业界精英为实践导师。

2.平台优势:本学位点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与科研实力,所依托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文化产业和新媒体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首批重点智库、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在同类学术机构评选中,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前列。本学科点形成了以艺术文化创新发展和应用研究为鲜明特色的科研平台集群优势。

3.区位优势:深圳大学地处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拥有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区叠加优势的国家改革开放窗口城市,深圳的文化艺术事业、文化新兴业态领先潮流。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本学科点围绕国家和地区文化建设重大需求,系统研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力求建设成立足湾区、服务广东、辐射全国的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型智库和艺术理论学科高地。本学科点还与腾讯集团、字节跳动、环球数码、深圳华侨城等企业建立了交流、培训等产学研合作关系,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二)国内外影响

1.学术研究。目前主持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0项,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深圳市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出版著作70多部,在SSCI、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200多篇。打造了“文化科技创新论坛”(CTIS)、《文化科技蓝皮书》、中国城市创意指数(CCCI)等学术品牌。

2.人才培养。有多位毕业生后先后被北京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直接就业的毕业生正成长为文化艺术管理领域骨干。同时,本学科点依托单位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方向)、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与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文艺学”博士生,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创意经济与媒体科技”“数字媒体与创意产业”专业博士生,并依托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制度创新与文化产业”方向博士后。

3.社会服务。本学科点积极参与中央及地方文化发展战略制定,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多项政策咨询报告获各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本学科点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打造“文化产业科研创新平台”,承担国家十三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等重要文化政策的编制,连续成功承办12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活动,并积极推动深圳加入 “世界城市文化论坛”(WCCF),成为“世界文化俱乐部”的一员。本学科点是首届艺术学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单位、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指导委员会单位、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全国文化智库联盟发起单位。


奖助体系:

可参考深圳大学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时,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设立“艺术学研究奖学金”,用于奖励研究生发表优秀学术成果。


培养特色:


依托深圳文化产业实践,培养艺术与文化管理、传承、创新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实践操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修养,熟悉国内外文化政策与法律,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职业触觉和突出的实践能力。



核心课程

艺术理论、艺术管理、艺术批评、艺术史、比较文化学、音乐分析、民族音乐学专题研究、音乐审美与表现、艺术理论与批评、戏剧影视美学、表演理论研究、表演创作方法与实践、造型规律研究、中外美术史、艺术理论等。

就业前景

通过三年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文化艺术企业或行业组织,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管理、策划、营销、投资和研究等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583202799@qq.com





音乐与舞蹈学Musicology and Dancology

专业名称

 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简介

本学科是深圳特区唯一的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点,学科始终致力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传统艺术保护与弘扬、艺术大众普及和城市文化建设事业。本学科下设音乐理论与表演实践研究、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方向。目前有专职教师23人(含外籍专家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10人,占比43%,9名导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占比39%。

学科现具有较为稳固的校外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已打造并建成了流行歌舞实训基地、流行歌舞委员会、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定期举办多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公益演出,近几年已成功打造了两届传统民歌“新人新唱”歌手大奖赛以及深圳国际音乐剧艺术周等大型活动,为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同时,本学科专任教师获得国家级、省市级重大奖项十余项,如中国舞蹈“荷花奖”、广东省“金钟奖”等。未来,学科将力求利用好学部艺术大学科的优势,拓展联动工作范畴、完善联动工作格局,争取打造具有深圳特色一流学科,为双区发展的软实力提升、为区域发展贡献智力。


核心课程

比较文化学、音乐分析、民族音乐学专题研究、音乐审美与表现、世界舞蹈文化史、舞蹈生态学与民族舞蹈学、中外舞蹈创作史。

就业前景

中高级教学单位、文化事业单位、艺术团体、出版机构。


咨询方式

Email:   lycsysu@szu.edu.cn



戏剧与影视学Theater and Film Studies

专业名称

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简介

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历史、作品、现象和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戏剧、戏曲与影视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对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广播等理论及其实践展开深入研究,对国家文化建设和艺术理论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深圳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始建于1995年,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年以来,本学科依托学校建设“双一流”高校契机,紧扣“双区”建设对跨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立足科学前沿,进步明显,成绩显著。不仅培养了50余名实践科研能力强,思政素质过硬的毕业生,建设了由30位教授、副教授、博士组成的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的师资队伍,而且聚焦戏剧影视创作实践与理论的课题,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市厅级以及委托科研项目100余项。同时,本学科师生在戏剧影视研究和实践中获得省级、国家级、国际奖项30余项。

本学科2012年招收首届研究生,目前设有“戏剧戏曲学”、“戏剧影视表演研究”和“语言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三个研究方向,均属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范畴。以上三个方向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戏剧影视类纯理论研究型方向,而更加注重通过艺术实践深入探究创作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更强调对创作方法、前沿理论和新美学观念的研究。因此,本学科一直以“视野开阔、技能出众、理论扎实”为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与要求,从而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传媒应用型与艺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核心课程

艺术理论与批评、戏剧影视美学、表演理论研究、表演创作方法与实践、语言传播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史论研究。

就业前景

本专业立足于经济特区,面向全国,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坚实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且毕业后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lycsysu@szu.edu.cn



美术学Fine Arts

专业名称

美术学

专业简介

一、学位点基本情况

美术学是以美术为对象集创作与研究为一体的人文学科。学科以美术创作活动及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践的与历史的研究,是一门具有创作特性,又有理论特性的综合学科。 学科的知识基础可概括为:人文知识层面、创作技能层面、美术理论与历史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 成果等层面结构。学科范围包括美术史论、绘画、美术教育等方面。学科现有导师14位,在校研究生38位。

二、学位点研究方向与优势特色

方向一:版画与数字图像应用研究方向。

方向二:油画艺术语言与创作研究方向。

方向三:中国画创作研究方向。

方向四: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

优势特色:近年来深圳特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版画成为深圳文化的品牌,观澜版画基地是集创作、研究、交流、交易为一体的重要平台。我学科与观澜版画基地共建了版画研究所,研究生定期在此进行创作和研究,这为版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中国版画》《中国版画年鉴》两本国家级的刊物都在深圳编辑、印刷和出版,研究生也参与期刊的资料整理等编务工作。 此外,本学科的版画史论研究方向是目前全国唯一以版画史论为研究重点的学科方向。

三、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系统地掌握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知识、美术创作技能与方法。培养基础美术教育或高等美术教育的工作者,艺术机构的美术创作人才等。



核心课程

造型规律研究、中外美术史、艺术理论、论文写作指导、书画关系研究、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传统中国画技法研究、材料与技法研究、绘画语言研究、创作研究等。


就业前景

深圳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生一般在国内高校、画院、美术馆及其他教育、创作机构就业。近五年本专业就业率近100%。

咨询方式

Email: lycsysu@szu.edu.cn



设计学Artistic Design

专业名称

设计学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实际设计创新能力,能从事设计理论研究、承担设计工程、设计艺术教学以及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方向:

1.产品设计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实际设计创新能力,能适应企事业设计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理论研究、承担产品设计项目、设计教学以及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环境设计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能掌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理论基础,具有专业设计及创作能力,注重研究人与环境的主从、空间等关系,能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服装设计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研究和服装教学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4.数字媒体与动画设计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交叉学科基础,能系统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动画创作及相关设计领域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技巧,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学术创新和适应能力,把握多媒体应用技术与动画市场的潮流资讯和行业信息,在电影、电视、传媒、互联网、游戏、建筑、工业、广告、视觉传达、数字娱乐等岗位上从事数字内容创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本方向以平面设计能力为核心,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相当的研究能力,能适应企事业设计部门、广告公司、传播媒介等机构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品牌视觉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设计研究、设计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6. 设计学理论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设计专业理论基础与策划管理能力,能适应企事业设计部门工作,从事产品设计理论研究、创意策划及设计管理研究、设计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导师队伍:

本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生导师46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8人,大多数教师有海外学习经历背景。近5年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23项,市厅级20项,横向课题3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学科带头人王方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设施设计及理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设计符号及产品语意等。主持并完成《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研项目3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设计的意蕴》,在《美术与设计》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设计作品多幅,获各类专业奖项若干。

欲了解其他方向导师详情,请点击查看下面的网址链接:

http://art.szu.edu.cn/teachers-teachers.htm


奖助体系:

可参考深圳大学学校的相关规定。


教学资源:

本学科拥有艺术设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设计部落、三号艺栈、深圳大学美术馆、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现代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等机构,在设计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有良好经验。学科先后与伯明翰城市大学、列宾美术学院、安特卫普皇家美院等开展海外学习中心、列宾班等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交流,并联合深圳市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影儿时尚集团、深圳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


培养特色:

近年来深圳大学设计学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术研究能力不断增强,侧重高水平学术人才培养,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底蕴,并注重兼容性、当代性和地域性的设计教育研究体系。



核心课程

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概论、论文写作指导、设计应用技术、设计史论研究、设计策划、专题设计、专题研究、专业实践等。



就业前景

一般在艺术设计、设计与科学研究、高级设计管理和高等学校设计艺术教育等行业就业。

咨询方式

Email:  583202799@qq.com


专业名称

设计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设计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专门人才,为国家设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设计实践、管理、教育和设计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具体目标:

(一)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风范。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艺术能力与表现力。具备从事设计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素养及从业的基本条件。

(三)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培养方向:

1.产品设计研究:本方向研究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设计问题的专门领域,以家具、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的造型开发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

2.环境设计研究:本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关系的应用方向。本方向着力培养具有专业设计及创作能力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

3.服装设计研究:本方向研究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

4.数字媒体与动画设计研究:本方向研究多媒体技术应用、动画市场的潮流资讯和行业信息,动画创作及相关设计领域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技巧。

5.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本方向研究平面及数字媒体中的视觉传达设计问题。


导师队伍:

本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生导师46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8人,大多数教师有海外学习经历背景。近5年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23项,市厅级20项,横向课题3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学科带头人王方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设施设计及理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设计符号及产品语意等。主持并完成《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研项目3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设计的意蕴》,在《美术与设计》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设计作品多幅,获各类专业奖项若干。

欲了解其他方向导师详情,请点击查看下面的网址链接:

http://art.szu.edu.cn/teachers-teachers.htm


奖助体系:

可参考深圳大学学校的相关规定。


教学资源:

本学位授权点拥有艺术设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设计部落、三号艺栈、深圳大学美术馆、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现代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等机构,在设计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有良好经验。学位点先后与伯明翰城市大学、列宾美术学院、安特卫普皇家美院等开展海外学习中心、列宾班等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交流,并联合深圳市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影儿时尚集团、深圳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


培养特色:

近年来深圳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术研究能力不断增强,侧重高水平设计实践人才培养,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底蕴,并注重兼容性、当代性和地域性的设计教育研究体系。

核心课程

专题研究、专题设计、设计实践、学术考察、设计产业调查、设计方法、艺术与科技、设计语言研究、跨文化研究。

就业前景

一般在艺术设计公司、企业艺术设计部门、创意管理及咨询公司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及其管理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583202799@qq.com



艺术设计Art and Design

专业名称

艺术设计

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于2012年获批成立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依托深圳得天独厚的城市文化背景和智能媒体时代的变革趋势,关注工业、服装、动画与互联网等行业的技术应用与发展动态,强调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跨领域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专业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是一个融合了科学、艺术、技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学科专业。

方向布局:

本专业方向布局与深圳市文创、珠宝、服装、电子产品设计等优势产业结合,专业下设产品设计研究、环境设计研究、服装设计研究、数字媒体与动画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5个方向。立足于深圳“文化立市”和建设“设计之都”及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本专业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交通和思政引领优势,推进深圳设计行业在地化与国际化交融,强化在港澳治理中“前沿阵地”和“核心智库”的特色定位。

师资引育:

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6人,导师46人,具海外学习经历教师30人。近两年来,新引进专业教师7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聚焦双师型队伍建设,在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同时,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稳步建立人才储备。

平台建设:

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业产品设计分中心、空间环境设计分中心、交互媒体设计分中心、综合设计分中心,鼓励专任教师以重大科研项目促教学、提质量。此外,成立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联合实验室、革点科技三维逆向与数字化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高水平艺术实践平台。

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

借鉴港澳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以“艺术+科学+商业”为导向,与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计划”,创新性地提出学生创新成果要求,学术成果丰硕,同时强化综合考核与预答辩在论文工作中的分流作用,保证论文质量。

主要成果:

教学上,获全国教材建设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在线课程案例奖和优秀教育成果奖,致力于建设广东省艺术设计研究生教育示范单位;科研上,2022年共有国家级在研项目8项,近两年来获省部级项目12项,服务于“一带一路”大湾区本土文化话语权建构和深圳民生环境提升;社会服务上,牵头组织大型展演活动13项。


核心课程

专题研究、专题设计、设计实践、学术考察、设计产业调查、设计方法、艺术与科技、设计语言研究、跨文化研究。

就业前景

一般在艺术设计公司、企业艺术设计部门、创意管理及咨询公司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及其管理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lycsysu@szu.edu.cn



药学Pharmaceutical science

专业名称

药学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的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要求:

1)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遵纪守法,具有服务患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药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药学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掌握中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基础理论,对新药研究开发的全过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药学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可在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生产、教学、管理等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他实际应用能力。

5)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培养点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坪山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高、产业研究平台完备的优势,与企业共建实践和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的机会、条件和对产业的适应性。积极地推动教师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在将教师的学术成果应用到企业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和企业接触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将生产一线的问题带回到教学和科研中来,让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科学问题,并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出贡献。

核心课程

药物化学、中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

就业前景

药学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可在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生产、教学、管理等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咨询方式

Email:gra@sztu.edu.cn    cop@sztu.edu.cn        wangsiyuan@sztu.edu.cn        



应用经济学 Applied Economics 

专业名称

应用经济学

专业简介

应用经济学学科是与经济特区和深圳大学同步成长、发展起来的。深圳大学1983年建校便创办了经济系及国际金融与贸易系;1997年创建经济学院便设置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系、会计系及物流管理系;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及国际贸易学分别于1998年、2000年及2003年获得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应用经济学于2017年获一级硕士学位授权。

应用经济学学科目标包括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风险管理与保险在内的5个具有特色及优势的研究方向。与深圳产业相结合、服务区域及全国产业发展是本学科点的一个鲜明特色,特色优势包括:

1.学科建设经验丰富。教师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内容紧密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及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本学科建设36年,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21年,形成了稳定的学术传统和学科文化。5年,本学科教师受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委托承担项目101项,科研经费超过2300万元,研究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应用经济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含继续深造)100%

2.本学科拥有教学与科研实力强的教师团队。本学科教师团队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9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Management Science》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3.地理位置优越。深圳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深圳大学立足深圳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丰富的经济实践为本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和科研实践平台,使应用经济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核心课程

  目前拟开设的课程包括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资产定价专题、供应链金融定量分析、MATLAB程序设计等课程。

就业前景

  学生主要就业于三资企业、国有企业(银行、证券)、党政机关、高等教育单位、中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

咨询方式

Email: kongxtr@szu.edu.cn      




会计学 Accounting

专业名称

会计学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会计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1985年深圳大学建校初期即设立会计学本科专业,1997年成立会计学系,2020年,深圳大学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深圳大学会计学系形成了以全日制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含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双体系的办学局面,可授予管理学(会计学)硕士、会计专业硕士和学士学位。经过多年积累,并结合实践情况及深圳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深圳大学会计学专业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改革创新,在社会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日渐成熟。深圳大学会计学系现有教师22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讲师9名。

深圳大学在2004年获准招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现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三个方向。深圳大学会计学系现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10名,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术上,会计学系的老师在近年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在《金融研究》、《管理学报》、《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Accounting & Finance》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核心课程

  审计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财务理论研究、专业英语(会计学)、论文写作指导(会计学)、高级计量经济学、会计与财务研究方法论、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高级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研究、财务分析研究、国际会计专题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研究、高级微观经济学


就业前景

  深圳大学会计学硕士(学术型)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功底和实证基础,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能胜任高层次会计学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高端专业人才。2016-2020年间,深圳大学会计学硕的招生总人数为68人,毕业去向主要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基金券商、大型上市公司或国有控股企业、税务局等事业单位、继续深造等。

咨询方式

Email: stanleylin@szu.edu.cn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重点能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专业人才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绿色创新理念,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能够胜任资源与环境领域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运维和规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方向:

1. 生态环境工程:本方向对标广东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安全应急与环保”和深圳市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安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与本地节能环保类企业具有长期的紧密合作。所开发技术已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及深圳市环境治理中得以应用。师资队伍研发能力强,已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多项奖项。本方向包括工业废水的物化-生化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黑臭河道及城市河流景观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纳米材料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新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与雨水回用、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与控制技术开发、水生态系统微生物地理学及功能多样性研究、水资源保护等研究。研究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类项目,结合行企业实际和学科实验室研究规范,获得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2. 绿色资源化工程:本方向对标广东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新能源”和“安全应急与环保”以及深圳市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新能源”和“安全节能环保”两大领域。针对深圳市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需求,开展相关技术研发,重点包括清洁生产的固体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重金属废水等的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等;同时结合深圳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多项发明专利已进行了成果转让。本方向包括城市废物及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应用与工艺开发,电化学绿色能源存储与转化,新能源与氢能利用,绿色催化工艺研究及其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等研究。研究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研发,结合理论知识,开发新能源和环保类的绿色资源化技术与产品。

3. 环境材料应用工程:本方向对标广东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前沿新材料”和“安全应急与环保”以及深圳市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新材料”和“安全节能环保”两大领域。由国家级人才领衔,开展先进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包括高性能有机和无机膜材料、催化降解材料、吸附材料等用于水体净化、污染控制、资源回收等,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全覆盖,与区域相关企业合作密切,并实现研究成果实际应用。本方向包括新型膜材料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先进低维材料的高通量结构制备及应用、新型环境吸附净化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的研究。本方向研究生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软硬件环境完备,直接以深圳市及珠三角的环境企事业需求为支撑,研发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新材料。

核心课程

专业外语、工程数学、高等物理化学、工程伦理、环境治理新技术、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未来能源技术、现代环境监测及技术进展、工业水污染控制技术、工业废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能源化学与新能源技术等。

就业前景

暂无毕业生

咨询方式

Email: guokai100@szu.edu.cn




控制科学与工程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以培养“素质高、基础好、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为总目标,具体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设服务;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和沟通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科方向

学术研究一流,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声誉很好且发展迅速,具体学科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与物联网控制方向: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及实现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与物联网、嵌入式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控制、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复杂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智能家居、电机与磁浮系统设计及电力电子驱动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处理与控制、高频传感器、智能仪器与故障诊断等。

2)电力电子及智能电网控制方向:以电力电子系统、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为核心,基于最优观念研究其设计、建模和控制的先进理论及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电力电子变流器及电源系统、电动汽车及充电桩、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能质量检测与控制等。

3)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网络化集群控制及数据挖掘:研究直驱电机及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智能系统、网络化控制、非线性积分及数据挖掘等,包括新型电磁设计、先进控制算法、马尔科夫跳变理论、集群运动控制方法、基于非线性积分的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研究等。相关研究主要应用于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装备、海洋发电、分布式能量管理、小型无人飞行器、集群系统组网与控制、图像视频背景分离以及无人驾驶领域中的行人检测问题。

4)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广东省电磁控制与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a)高效电控系统与医疗机器人:研究面向智能机器人的高效电控系统设计、驱动、智能控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基于高效电控系统的智慧医疗机器人理论与技术;(b)智能感知与云端机器人:研究多源信息智能融合理论,探索复杂环境的深度地图重建与三维场景感知新方法、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物联网+机器人融合技术;(c)新型机构与工业机器人:研究基于新型材料的特种机器人创新机构,研究基于生光机电等多机理的工业机器人感知及反馈控制技术,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智能机器人系统;(d)协同控制与集群机器人:研究多机器人的网络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集群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结构、通信、协同操作的轨迹规划、智能学习算法等。


核心课程

《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系统科学与工程》《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写作指导》《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高等工程数学》和《专业英语》等

就业前景

深圳市经济发达,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机会多,就业环境十分优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可在国内外自动化机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网、石化、铁路、医疗器械等行业高科技公司、研究院所或教育机构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或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100%,代表性就业单位如:中集集团、大族集团、深圳市地铁集团、深圳迈瑞、汇川技术、艾默生网络能源、华为、腾讯、比亚迪、南方电网、西门子、施耐德、大疆、三星,等等。

咨询方式

Email:                    715132948@qq.com



机械工程(学术学位)Mechanical Engineering (Academic degree)

专业名称

080200机械工程

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1) 品德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意识。

(2) 知识结构与基本能力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2、培养方向

(1) 先进制造技术:围绕微细加工过程中热、电、化学、光、声等多场耦合对成形材料交互作用的各种内在科学问题,定量表征成形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的演变规律与尺度效应。研究微电极等各种微工具的制备及其应用,利用微细电火花放电加工、微细电解加工、微细电沉积加工、微细切削加工和微细磨削加工等技术获得具有复杂结构的微结构模具,并将微结构模具应用到金属、非晶、塑料等微零件的成形,研究该过程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该方向培养能从事对机械产品加工、制造和相关开发研究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先进装备设计技术:围绕关键装备设计及其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各种机械、机构及其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和动力学性能、强度与寿命、震动与噪声、摩擦、摩擦物理学、关系力学、磨损与润滑、机械创新与设计以及现代设计计算方法等课题,并开展先进制造方法研究。该方向培养能从事对机械产品和装备进行设计、性能分析和相关开发研究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3) 微机电系统:围绕机械系统中功能化纳米表面研发过程中的设计-制造-检测表征-传感-应用,通过研究电子/离子照射下纳米结构碳基薄膜的生长机理与特性,超低摩擦界面的电子行为,多物理场下纳米结构化表面行为的超高分辨原位观察测试,探索低能电子诱导下纳米表面光-机-电-磁功能化特性集成制造新原理、新方法与新工艺,阐明纳米表面生成演变机理与器件的光-机-电-磁功能形成规律,发展低能电子诱导下的纳米表面的制造装备科学与技术,为实现纳米表面在新型智装备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用化技术。该方向培养能从事微纳设计与制造相关开发研究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4) 机器人与人机交互:围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发过程中的机械结构设计、机器视觉检测及运动控制系统中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工业领域专用机器人研发以及智能装备的设计制造、表征量化技术仪器以及相关传感器研发,过程中的基础原理的应用研究,逐渐形成特定的设计方法与技术。该方向培养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相关开发研究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机械系统动力学》《现代设计理论》《高等工程数学》《论文写作指导》等等

就业前景

本硕士点主要就业去向包括攻读博士学位和制造类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就业率100%5个代表性的学生就业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迈瑞医疗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

咨询方式

Email:                    715132948@qq.com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Mechanical Engineering(Professional degree)

专业名称

085501机械工程

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设计技术、微机电系统工程、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四个稳定的特色培养方向。

1、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意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备开展实务研发、技术交流的能力;

4)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

5)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

6)具有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

2、培养方向

1)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本学科方向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优势产业,与深圳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入产学研合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进智能数控加工、特种制造加工、非标机电一体化制造工艺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光学元器件精密成形制造与高精密模具,以及结构功能材料零件的高水平增材制造技术。本学科方向注重培养研究生应用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解决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服务区域产业。

2)机械设计技术:本学科方向聚焦先进机械设计技术,与深圳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入产学研合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电产品设计理论与技术、先进智能数控装备设计、虚拟产品开发技术云平台等。本学科方向基于上述研究特色与优势,注重培养研究生的机械设计能力,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关键设计问题。

3)微机电系统工程:本学科方向将聚焦微机电工程科技发展前沿,依托广东省微纳光机电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微纳光机电磁传感技术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柔性传感、致动与能源器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生物电子皮肤及人机接口系统中的应用,纳米超低摩擦表/界面及摩擦电子技术等。本学科方向形成了微纳米表面设计、制造、检测、传感及微机电系统应用的五位一体创新研究特色与优势,注重培养研究生在微机电系统领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技术和实践问题能力。

4)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本学科方向聚焦机器人、工业物联网等深圳优势产业,形成了机器人、机电控制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研究特色与优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工业与特种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智能装备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互联网+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以及机器视觉与超快成像等。本学科方向注重培养研究生应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问题,服务产业发展。

核心课程

《微细加工技术》《高等工程数学》《机械动力学》《论文写作指导》《工程伦理》等等

就业前景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将“三全育人”融入专业教育中。众多毕业生就职于知名企业;部分毕业生被境内外著名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咨询方式

Email:                    715132948@qq.com



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专业名称


085509 智能制造技术

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意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备开展实务研发、技术交流的能力;

4)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

5)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

6)具有独立从事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

2、培养方向

1)数字化制造:本学科方向聚焦广东省数字化制造优势产业与科技前沿,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功能材料零件的增材设计与制造、精密制造和微细加工等数字化制造与成形等关键技术与工艺。本学科方向主要注重培养研究生应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与工艺解决智能制造应用中的关键科学和工程问题,服务高端制造产业发展。

2)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本学科方向聚焦机器人、工业物联网等深圳优势产业,形成了机器人、机电控制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研究特色与优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工业与特种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智能装备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互联网+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以及机器视觉与超快成像等。本学科方向注重培养研究生应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问题,服务产业发展。

3)半导体制造:本学科方向集中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开展半导体制造先进制程与工艺的智能化与网络化研发,以解决国内高端集成电路制造卡脖子问题。致力于开展芯片研发与量产技术验证,以及相关设备核心部件产学研技术攻关,助力先进半导体制程的国产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半导体智能化与网络化制造、芯片研发以及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注重培养研究生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以及解决技术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

《材料成形原理》《智能制造原理与方法》《信息检索》《工程伦理》《专业英语》《论文写作指导》《高等工程数学》《工程材料及其表征技术》

就业前景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可在智能制造工程、机电及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研发、安装、调试、维护,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咨询方式

Email:                    715132948@qq.com



控制工程 Control Engineering

专业名称

085406 控制工程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深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专业培养:具有从事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研发、应用与创新能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具体如下: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深圳区域单位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控制工程领域人才的需要,培养研究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控制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方向:

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实践为目标,控制工程已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和社会各个领域,是高新技术的重要领域,是实现各种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以及经济社会问题分析预测管理的实证化、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学科实力位于广东省前茅,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享有声誉且发展迅速,四大培养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与物联网控制方向:研究多种控制技术实现的有关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与物联网、嵌入式ARM、DSP及单片机控制器设计与工业物联网与数据驱动控制、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复杂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智能家居、电机与磁浮系统设计及电力电子驱动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处理与控制、高频传感器、智能仪器与故障诊断、新能源发电、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等。

2)智能检测技术方向:研究重点是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机械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针对各种工业实际需求研究专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3)电力电子及智能电网控制方向:以电力电子系统、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为核心,基于最优观念研究其设计、建模和控制的先进理论及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电力电子变流器及电源系统、电动汽车及充电桩、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能质量检测与控制等。

4)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网络化集群控制及数据挖掘方向:研究直驱电机及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智能系统、网络化控制、非线性积分及数据挖掘等,包括新型电磁设计、先进控制算法、马尔科夫跳变理论、集群运动控制方法、基于非线性积分的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研究等。相关研究主要应用于直驱系统、机器人、智能装备、海洋发电、分布式能量管理、小型无人飞行器、集群系统组网与控制、图像视频背景分离以及无人驾驶领域中的行人检测问题。


核心课程

《控制工程》《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现代控制理论》《LABVIEW软件与虚拟仪器设计实践》《自动控制系统实践》《高级电路与结构设计软件实践》《专业英语》《工程伦理》《论文写作指导》

就业前景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机会多,就业环境十分优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深圳市经济发达,一般在高科技公司、研究院所等机构从事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与制造,控制工程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100%,代表性的就业单位如:中集集团、大族集团、中海油、雷赛科技、科陆电子、德昌电机、中广核集团、大疆等。

咨询方式

Email:                    715132948@qq.com



分享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本科中文授课专业课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