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YU UED提醒您: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chrome,搜狗,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琴韵悠扬润杏坛 文化传承谱新篇
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工会第三期古琴课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3 21:16        点击数:

2025年春季学期的每周五午间,汇文楼古琴室总会准时流淌出清越的琴音。自2024年春季学期起,学院工会创新推出"午间雅集"传统文化研修项目,特邀本院古琴教师周静开设古琴学习系列课程,吸引了来自行政、教学等不同岗位的15名教职工持续参与。这种以碎片化时间开展的非遗传承模式,不仅构建了教职工的精神栖息地,更在国际化办学特色中植入了深厚的文化基因。

周静老师独创"三维立体"教学法:理论筑基、技法精研、文化浸润。本学期以《秋风词》、《卧龙吟》两首经典曲目为载体,系统传授古琴"九德"要义。在技法环节,通过慢动作分解"撞"的力度层次,诠释"欲右先左"的太极运指哲学;针对"掐起"技法,创新提出"三度触弦法",用科学比例破解甲肉触弦的难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针对"跪指"姿势改良的橡皮筋训练体系,能使零基础学员在一周内就能形成标准手型记忆。

经过四个月的沉浸式学习,学员们已能完整演奏《秋风词》全曲,其中6位学员实现脱谱演奏。面对技术难度更高的《卧龙吟》,教职工们自发形成"晨午晚"三时研习小组,利用职工小家开展互助练习。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已有8名成员完成全曲框架搭建,更有3位教师开始尝试《阳关三叠》的进阶练习。"从畏难却步到信手勾挑,我们触摸的不仅是琴弦,更是中华文明的脉搏,"李老师的感悟道出了学员们的心声。

这场持续十六周的文化修行,恰似一脉清泉浸润着现代大学的精神土壤,当《卧龙吟》的苍劲旋律在学校外籍教师文化交流沙龙活动上响起时,中国智慧正通过七弦琴的震颤实现跨文化共鸣,学院工会表示,未来将继续提高学员们的古琴技艺,提供更多的演奏交流机会,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