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YU UED提醒您: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chrome,搜狗,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以声传情,以文会友|深圳大学留学生闪耀“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广东省决赛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4 11:34        点击数:

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高级阶段广东省高级决赛于羊城广州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全省近百所高校精英的赛事中,深圳大学六名学子以“文心雕龙”之笔、“绣口锦心”之言挺进决赛,尽展荔园风华。其中,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娜娜(USIK ANASTASIA)以优美富有故事感的匠心叙事,勇夺全省第五名。

本届大赛秉承“中华文化 世界传播”愿景,鼓励选手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魂,讲述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包容。娜娜以《中国现代诗歌》为题,从林徽因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到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她身着传统旗袍,以婉转声调吟咏,评委盛赞其演绎“如诗如画,既有异域风情的灵动,又具东方哲学的静美”。

“五洲聚荔园,文脉贯古今”

深圳大学深谙“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之理,为国际学子搭建浸润中华文化的桥梁。此次参赛的留学生团队来自俄罗斯、尼日利亚、墨西哥越南等十余国,选手的表现如繁星璀璨:来自尼日利亚的赵刚(IBRAHIM MUNZALI KABARA)以《春联里的中国年》为题,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意蕴娓娓道来。才艺展示环节,他以浑厚嗓音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抑扬顿挫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情跨越时空,令观众动容。评委赞叹其“以异域之身,传东方之韵”。

越南留学生吴保莹(UNG VAN THANH)以中国美食为题,从“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引申至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才艺表演中,她声情并茂地上演相声《中华美食名称趣事》,用地道中文包袱频出,从“蚂蚁上树”到“佛跳墙”,诙谐演绎中国美食名称趣事,现场笑声迭起,掌声如潮。

墨西哥学子成涵(ARRIAGA GOMEZ FRANCISCO)以书法为题,剖析书法学习与书法类别,“一横一竖是规矩,一撇一捺是自由”。演讲尾声,他铺开宣纸,即兴挥毫写下“学无止境”四个大字,笔锋遒劲如松,墨色酣畅淋漓。

哈萨克斯坦选手米尔江(ZHUMADIL MEIIRZHAN)以《象棋中的中国智慧》为题,从棋子“将帅不相见”的规则,引申至中国传统“礼与谋”的辩证。他笑言:“从象棋中,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看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也看到了中国文化里的平衡、包容与智慧。”才艺环节,他深情朗诵,低沉嗓音与家国情怀交织,令台下观众热泪盈眶。

缅甸学子赵玉星(SU SU THAR)以有趣的猜谜环节开场,用缅甸翡翠引发中缅两国友好往来,文化互鉴的主题,才艺表演中,她身着中华服饰,朗诵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嗓音清越如泉,“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字句间流淌着跨越国界的情感共振。他们的演绎,既是对中华文化的深情告白,亦是对深圳大学“跨文化融通”培养模式的最佳印证。

从课堂研读到舞台绽放,深圳大学留学生以语言为舟楫,以文化为灯塔,在跨文明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他们的故事里,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胸怀,亦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追求。“文脉千秋续,风华四海传。”今日,深圳大学留学生以声传情,以文会友,在省级舞台上书写了跨文化对话的隽永篇章;明日,这座立于改革潮头的创新之城,将继续以“兼容并蓄”之姿,培育更多“知华友华”的文明使者,让中华文化的薪火,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浩瀚星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