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裹挟着满园芳菲,为大地奏响一曲灵动的春日序曲。朝夕楼201前,老师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在清水盆前净手,仿若洗净尘世的喧嚣,准备踏入这场由学院第一党支部和工会联合举办的与茶相伴的春日浪漫之约。

推开门,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教室里,精心布置的茶席宛如一幅诗意画卷铺展眼前。素色的桌布上,古朴的茶器错落有致,青瓷茶碗泛着温润的光泽,竹制茶则、茶夹静静伫立,一旁插着几枝当季的洋牡丹,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抹自然的灵动。身着素雅茶服的茶人早已各就各位,身姿挺拔,眉眼含笑,等待着茶会的正式开启。
午后1点,时光正好,区莹副院长缓步走上前,简短而真挚的开场致辞,如春风化雨,拉开了这场茶会的序幕。紧接着,备受瞩目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茶艺传承人、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者李晓艳老师优雅登场。她身着一袭传统服饰,温婉大方,在亲切的自我介绍后,便带着大家走进茶的奇妙世界。

李晓艳老师从茶席布置讲起,她轻声细语地阐述着每一件茶器摆放的讲究,每一处细节的深意,让大家明白茶席不仅是器物的陈列,更是主人心境与审美的表达。随后,她着重介绍静茶七式。“感恩行礼”,是对自然馈赠的虔诚敬意;“静心备器”,在整理茶器的过程中沉淀心绪;“煮水听茗”,倾听水沸之声,感受时间的流淌;“温器传香”,温热茶器,唤醒茶香;“泡茶醒心”,以专注之心冲泡茶叶;“平等分茶”,将茶汤均匀分给每一位客人,传递平等与分享的理念;“吃茶去”,在品饮中感悟生活真谛。
讲解过程中,茶人们随着老师的话语,将静茶七式的每一个步骤缓缓演绎。她们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尽显优雅与自然,配合着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仿佛将时间都凝固在这茶香氤氲的美好瞬间。老师们专注地看着,眼神中满是赞叹与向往。
到了实操环节,老师们纷纷跃跃欲试。茶人老师们耐心十足,从翻杯的手势,到公道杯的使用角度,甚至连嘴巴对着自己这样的小小细节,都手把手地指导。老师们学得认真,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反复练习,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掌握要领。不一会儿,教室里茶香四溢,大家都开始有模有样地泡起茶来,原本稍显紧张的氛围,也被茶香与欢笑声取代。
茶会接近尾声,院领导和几位老师分享了本次茶会的感受。有人感慨于茶艺的精妙,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人沉浸在泡茶过程的宁静,感受到了内心的平和。即便茶会结束,大家依旧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这场四月茶会,不仅是一次品茶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涤,让大家在茶香中邂逅了春日里最浪漫的文化盛宴。
